2015年,在市应急办的指导和帮助下,我区进一步加大应急管理工作力度,从健全应急管理工作机制,完善应急工作制度入手,夯实应急管理的基础工作,在提高预警防范能力、高效处置突发事件、提升应急保障水平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
一、坚持“三个纳入”,提高应急组织能力
一是纳入区政府重要工作议程,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2015年,南岗区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变动、分工调整和部门人员的调整比较大。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我们坚持“条块结合、点面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及时调整了区应急管理委员会,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应急办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全民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长梁野同志到南岗区任职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区性大会就是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反复强调“安全管理是第一责任”的要求,以实际行动为全区上下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提高预警能力作出了表率。二是纳入区政府重大管理制度体系,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制度。以加强区政府重大管理制度建设为契机,重新修订了《值班值宿工作制度》、《值班值宿人员工作职责》、《值班电话使用制度》、《重大信息报送制度》等应急管理工作制度。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活动、灾害天气都及时以两办名义,制发加强应急管理和重大紧急突发事件报告通知,严格报告程序,严肃政务值班纪律,有效增强了全区上下的防范意识,遏制脱岗、漏岗、瞒报、漏报现象的发生。例如,2015年11月14日,省气象台发布大到暴雪预报及防范提示,省、市应急办相继下发了应急通知,我区连夜将相关通知下发到各街道、乡镇,在第一时间做好了应对大雪,保畅通、保民生的应急准备。三是纲入目标管理考核体系,进一步强化责任追究。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全区“3+3+1”目标考核体系,明确责任,落实任务,对不履行应急管理工作职责或是对公共突发事件处置不力的,严格追究责任。2015年12月29日,达尔凯公司6.6万伏高压电缆发生事故,造成我区5个办事处14万户居民停热。我区连夜部署值班值宿、物资供应、信息报告任务,确定29日至元月2日,相关单位主要领导24小时值守,每隔6小时向区委办、政府办进行“零报告”。区应急办先后3次向市应急办续报进展情况,两次向全区发布各单位主要领导值班值守检查通报。由于应急处理及时,有效避免了事态扩大和次生灾害发生,停热事件平稳过渡。
二、坚持“四个突出”,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一是突出针对性,加强预案管理。坚持防范于未然,不断健全和完善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等不同层次的应急预案体系。截至目前,共制定各类应急预案432个(总体预案1个,专项预案14个,部门预案80个,基层组织、机关、企事业单位预案337个)。目前,根据市里新下发的预案,正在做进一步的修订和完善。二是突出实用性,抓好物资储备。根据市应急办统一安排,下发了《报送应急资源储备情况的通知》,重新梳理了物资装备情况,修订了《南岗区应急物资储备方案》,结合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情况,对救灾物资库、公共卫生药品和疾控防疫物资库、道路维修抢险物资和设备库、清冰雪设备和车辆库、防汛物资库等5大物资储备库并随时进行更新、补充。截至目前,共储备大型车辆、器械、警用设备283台套,各类公共卫生、动物防疫、防汛、清冰雪、救援工具及日常用品等物资76380件(套)。此外,与沃尔玛、大润发等超市签订协议,遇有突发事件,根据随时调配物资。三是突出专业性,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建立综合应急救援联动机制、协调机制,形成以公安、消防、防汛、人防、道路交通、建筑工程、医疗救护、疫情处置、危险化学品救援等为基本力量的专业队伍和以企事业单位、社会救助团体、志愿者等公众力量为辅助力量的兼职队伍,为专业救援人员配备防护装备和器材并购买了人身保险。聘请了哈医大一院、二院、人民医院骨伤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等51名医学专家为卫生应急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四是突出时效性,加强数字指挥平台建设。按照省、市统一部署,对省、市平台进行了数据录入补充。借助数字城管指挥平台的载体功能,在值班值守、应急预警、指挥处置、综合协调、辅助决策、统一调度等方面进一步发挥作用。为加大信息采集力度,配备了31台移动视频巡查车,对固定点位覆盖不到的背街背巷进行巡查,有效弥补了固定点位的不足,形成了“天网地格”相辅相承的应急防范网络。2015年12月14日15时37分,我区十字街34号电信工程局侧院发生爆管返水险情。区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第一时间协调区物业办、区城建局、华丰物业公司、芦家街道办事处、南岗供水公司等单位进行漏点排查并指挥应急人员在附近设立安全警示标示,拉围警戒线,协调芦家街道办事处应急联动队伍装填30个沙袋对流水区域进行围阻,避免了水流大面积蔓延结冰。经连夜抢修,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市城管监督指挥中心为此致信区政府对南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给予表扬,并号召全市各级平台学习,提高城市险情处置工作效能。
三、坚持“三个加强”,提高应急防范能力
一是加强风险防控预警。建立《南岗区风险隐患动态防控制度》和《南岗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由区级领导直接包保各街道、乡镇及重点社区,各职能办局与街道、乡镇共同进行隐患排查、调处和稳控工作,一旦发现影响公共安全、社会稳定的苗头问题,按照“准确研判、快速反应、及时上报、狠抓落实”的处置突发事件原则,迅速开展先期处置、信息报告、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件,并做好受影响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和事故现场环境评估等工作。每逢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或是灾害天气,都提前下发防控通知,避免因预防不到位、不及时给百姓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今年,共发放此类预警通知12件。二是加强隐患排查常态管理。坚持源头管控,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做到历史问题与排查现实问题、横向排查与纵向排查、日常排查与集中排查、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四个结合”和隐患整改责任、措施、资金、时限、预案“五个落实”。为有效提高全区安全指数,2015年底,区政府启动安全隐患信息有奖报送制度,通过发放“微信红包”调动全社会参与安全监管的积极性。8000余名社区群众参与到“随手拍”微信群中,对各类安全隐患进行监管、曝光,形成了群防群治的监管合力。一年以来,全区共检查企业单位13000家(次),整改隐患3300余处。三是加强避难场所建设。在大型广场、公园绿地和大专院校、中小学校操场设立应急避险标识,建立避难场所。在重要场所储备灭火器材、照明器材及逃生工具。截至目前,共设立避难场所98处,其中,市级大型避难场所5处。
四、坚持宣教与实训相结合,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在积极参加全市应急管理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各相关部门和单位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食品、交通、燃气等安全主题培训活动。一年来,共举办区级培训班6期,培训机关干部、公企业负责人、安管干部1200余人。举办科普活动2次,为200名中小学生赠送科普教学仪器。利用各大节日,开展形式多样的宣教活动。如,在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及5.12、11.1等特殊日期,组织群众开展防灾减灾、预防预警、自救互救等宣教活动,采取悬挂条幅、粘贴宣传画等形式,营造宣传氛围,提高群众减灾防灾意识和能力。一年来,深入企业单位宣讲消防安全500余次,组织交警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400余次,开展各种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特别是,利用区情公示广场、电子宣传栏等多种媒体,滚动播放省里制作的应急管理科普动画片《安安全全讲应急》,起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加大应急演练工作力度。一年来,制定应急演练计划15次(不含社区和学校),并组织卫生、安监、民政、教育等部门围绕防火、医疗、防震等突发性、灾害性事件,有针对性地开展演练活动。2015年6月14日,我区和哈药集团举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政企联动应急演练观摩现场会,副市长任锐忱出席并作点评,全市18区县相关负责同志100多人观摩学习;区教育局组织70余所中小学校集中开展的减灾防灾演练活动,区民政局组织开展的社区居民自救演练,区卫生局开展的埃博拉病毒、水污染事件防范演练等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效增强了干部群众应急防范的实战能力。一年来,我们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三起封堵道路群体性事件、七政街居民楼液化气爆燃事故、学府路三环桥下供水管线事件、十字街34号爆管返水险情、达尔凯公司高压电缆断电事件以及台风“天鹅”、特大暴雪侵袭等30余起应急抢险事件,有效维护了社会的正常秩序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